【反修例】蔡維邦撰文批大律師公會 對示威者的暴力「可恥地沉默」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政治
2025-01-18 22:12資深大律師蔡維邦報章撰文,指身為大律師須對近日示威者的暴力予以譴責,但大律師公會卻選擇沉默,與公會成員分歧甚廣,因而離任大律師公會副主席一職。 蔡維邦今日在《南華早報》以「大律師公會可恥的沉默」為題撰
【七一佔領立會案】王宗堯等14人提訊 案件2023年審理 — Rfa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香港前年7月1日,有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大樓,14人被控暴動罪,案件周五提訊,正式審訊日期押後至2023年5月。 ... 代表律師:鄒家成擬到高院申請 ...
日前辭任大律師公會副主席的資深大律師蔡維邦在報章撰文,指示威者無論有何宏大的目標,都不應對市民及財產作出激進暴力行為。他批評,社會上的權威人士及大律師公會都繼續為示威者找藉口。 他表示,欣賞年輕人追求政治理念,但在電視上見到示威者燒毀銀行分店、破壞店舖、餐廳、港鐵 ...
反送中運動的暗夜使者 200位人權律師:「誰的身體狀況還可以,誰就撐下去」|天下雜誌
而像文浩正一樣在前線奔走,提供被捕示威者法律協助的義務律師,全港將近200人。 他們之中,有執業10多年的大律師,也就是代表當事人出庭辯護的「大狀」,其他則是入行不久的年輕事務律師,負責處理相關資料,另外也有法律系學生參與其中,彼此相互 ...
2019年10月20日,示威者破壞中國銀行門市。 蔡維邦:香港大律師公會一直對示威者的暴力行徑及其支持者可恥地保持沉默. 無論示威者的目的多高尚,他們對於財產和他人實施的極端暴力都不能再被原諒。
大律師郭憬憲執業19年,2001年開始接第一宗示威案,起初一年只接一兩宗,但近幾年,一年可以接十幾宗。多年對比的經驗令他憂慮:「法庭釋放的信息改變了。」從在自由與秩序之間維持平衡博弈,變成後者壓倒前者,「由一個有發展的循環系統,變成一個威權系統。
香港示威者台北「保護傘」餐廳遇襲 台灣安全問題再次浮上台面 - BBC News 中文
他自1988年開始在香港從政,同時擔任律師,自香港雨傘運動開始之後,擔任許多示威者的義務律師至今。 銅鑼灣書店林榮基台灣專訪:擔憂香港 重 ...
「私了」律師案3人協商認罪 1人否認暴動及傷人 | 香港電台 | Line Today
事務律師陳子遷在銅鑼灣街頭,因不滿示威者堵路及破壞,被示威者「私了」。 警方事後根據閉路電視片段,拘捕4名男子,控以暴動和蓄意傷人罪。 經認罪協商後,其中3人早上在區域法院,承認一項非法集結和一項蓄意傷人罪,當中27歲男子另一項管有 ...
走上前線的香港盲人律師: 「我為示威者擔心」. 長達半年的抗議活動中,一位盲人常出現在抗爭隊伍前線,她是41歲的律師 Joy Luk,她不僅在抗議中 ...
事務律師陳子遷前年5月反《國安法》示威期間,在銅鑼灣街頭因不滿示威者堵路及破壞,遭示威者圍毆「私了」。警方事後根據閉路電視片段拘捕4名男子,控以暴動和蓄意傷人罪。經認罪協商後,其中3名青年10月3日早
律師會會長譴責示威者無視法紀 逼害異見者如同惡魔 — Rfa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香港律師會會長彭韻僖發文譴責示威者的破壞行為無視法紀,強調「政見不同不等於可以合理地犯法」。她認為,無論目標有多崇高及遠大,行為都 ...
律師會前會長熊運信:檢控暴動罪與否由律政司決定 - 港聞 - 橙新聞
金鐘衝突期間,多名示威者被警方拘捕,律師會前會長熊運信表示,就算警方當時引用暴動罪拘捕示威者,律政司審視證據後,也可能檢控另一罪名,甚至不予起訴。他又指參與金鐘衝突的人不一定干犯暴動罪,要視乎現場證據。
不滿對反送中暴力噤聲 港大律師公會副主席辭職 - 新聞 - Rti 中央廣播電臺
日前辭任香港大律師公會副主席的蔡維邦14日在媒體撰文表示,「反送中」示威者近期的暴力已影響社會、帶來反效果,不應「浪漫化」;他並對公會未譴責示威者暴力感到不滿,選擇辭職。蔡維邦14日在英文南華早報以「香港大律師公會對示威者暴力及其支持者保持可恥的沉默」為題投書,文中 ...
許菁芳/香港律師靜默遊行的背後:民主派困境vs.親中派進化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但是,香港律師都是民主派嗎?並非如此。反送中運動裡,也有激進的親中律師冒出頭。元朗白衣人無差別攻擊示威者的事件當天,該區的立法會議員,律師何君堯,跟一群疑似襲擊者的男子握手,並形容對方是「英雄」。 此舉引發極大爭議——他在香港各處的辦事處被人砸毀、投擲雞蛋,甚至有 ...
律師會表示,強烈譴責某些示威者昨日暴力包圍立法會大樓、襲擊警員並破壞公物的行為。律師會指,《基本法》保障言論、集會、遊行和示威自由的權利的同時,「部分示威者公然藐視法律、以武力闖入立法會大樓、對他人造成身體傷害,並進行嚴重的刑事毀壞,是對法治的侮辱」。
大律師公會譴責警方使用過度武力 | 無綫新聞TVB News
大律師公會發表聲明,譴責警方昨日對示威者,使用過度和不適當的武力,並對此深感困擾。 大律師公會表示,即使昨日有小部分示威者與警方抗衡,但絕大多數示威人士都表現得和平,就算一些示威者在示威過程中,可能觸犯法例,但以法律和常理而言,都不能夠成為警方對手無寸鐵的平民 ...
高等法院昨日頒布臨時禁制令,禁止示威者繼續佔領旺角及金鐘多條主要道路。代表的士業界申請禁制令的律師鄺家賢表示,希望示威者以行動證明尊重法治,而非只憑口講,讓全世界可以見到香港仍是有法治的地方。 鄺家賢指出,如果有人違反禁制令,即是藐視法庭,而藐視法庭的罰款金額和 ...
律師會續指,非常關注周日的機場示威,並認為示威者公然違抗法庭禁制令,是對法治的侮辱;任何人士忽視遵守或遵照法庭禁制令,或任何人士援助或煽動、協助或教唆他人違反法庭禁制令,可能會被控以藐視法庭,而這是一件嚴重的事。
香港6月法庭:47人案首求情;港府引《23條》;理大衝突19人暴動等罪成|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在辯方求情階段,代表戴耀廷的資深大律師黃繼明率先陳詞,主張戴的量刑起點應該為判囚3年,而且在考慮及早認罪等因素後應該減至判囚兩年。 ... 2019年11月,警方包圍在理工大學內的大批示威者,有19人因涉嫌協助他人逃出理大而被控意圖妨礙司法公正 ...
【反修例】逾百法律界譴責示威者破壞立法會 民主派:政府需思考衝擊原因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政治
逾百位法律界聯署,嚴厲譴責7.1進入立法會破壞的示威者,摧毀立法會逾百年尊嚴,撼動了「一國兩制」底線。. 民主派表明不同意,指政府需思考年輕人衝擊原因,並回應社會五大訴求。. 聯署的百多名法律界人士,包括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資深大律師 ...
【顛覆政權 法網難逃】「35+顛覆政權」案續求情 法庭重申不接納被告摒棄舊政綱 法官質疑彭卓棋扮愛國博減刑 - 香港文匯網
大律師盧敏儀代表彭卓棋求情時稱,彭卓棋作為機會主義者,會把握每一個機會服務國家云云。 ... 不過法官李運騰質疑,彭卓棋派發了其他單張,在「撕毀政綱」中擺出示威姿勢,又重申法庭已裁定不接納他摒棄舊政綱。 ...
示威者說,和平示威沒有用,於是遍地開花,各個社區、政府總部、立法會、警署、機場、地鐵站通通成為抗議場所。. 警方更頻繁使用催淚彈,水 ...
協助香港反修例示威者的義務律師今年4月在台灣開設的餐廳「保護傘」,以資助及支援在當地的香港示威者。餐廳今日早上遭人惡意闖入潑雞糞,而整間店到處是糞痕。店家也透過Facebook專頁宣布,「因緊急原因,今明兩天暫時未能營業,對此真的非常抱歉。
【反送中】有律師疑危害被捕人士權益 民陣義務律師團隊發聲明表示遺憾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義務律師團隊於聲明中指,尊重當事人選擇法律代表權利,但伍展邦律師的行為嚴重妨礙義務律師團隊工作,危害被捕人士權益,對此表示遺憾,呼籲被捕人士小心選擇法律服務。. 民間人權陣線的義務律師團隊發聲明指,注意到近日有一「伍展邦律師」以個人 ...
【7.1授勳】「愛國」港星劉德華獲銀紫荊 「鎮暴」警官與檢控官成「大贏家」 — Rfa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而林志偉在擔任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時,多次接受傳媒訪問,亦曾稱示威者 ... 政策專員梅基發,以及首席政府律師周天行,他們4人都曾經參與 ...
(法新社奈洛比2日电) 肯亚警方表示,已逮捕超过270名假扮为抗议者的人士,称他们涉嫌在今天的反政府示威中进行犯罪活动。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享部分刑事豁免權 拜登批評裁決破壞法治 | 無綫新聞TVB News
2021年1月6日,大批示威者,包括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山莊,造成至少5人死亡。司法部特別檢察官史密斯去年8月,就特朗普涉嫌企圖推翻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控以四項罪名。 ... 特朗普的代表律師因應最高法院今次裁決,要求紐約法院押後 ...
肯尼亞加稅法案引發反政府示威及警民衝突持續 有人權組織指兩周共39人死 | 無綫新聞TVB News
在首都內羅畢,警方發射催淚彈驅散示威者,有人受傷被抬走。 當地人權組織表示,歷時兩周的示威,共有39人死亡,並指警方發射橡膠子彈。 其他地方亦有民眾示威,抗議國會早前通過加稅法案,增加民眾經濟負擔,通往第二大城市蒙巴薩的主要公路,因有 ...
肯亞警方控假抗議者趁機作亂犯罪 逮捕逾270人 - Yahoo新聞
(法新社奈洛比2日電) 肯亞警方表示,已逮捕超過270名假扮為抗議者的人士,稱他們涉嫌在今天的反政府示威中進行犯罪活動。肯亞刑事調查局今天稍晚在社群媒體x發布聲明寫道:「全國各地的安全部隊已挑出以抗議為名從事犯罪活動的嫌疑人,並將他們拘留。
香港「反送中」示威:學者研究審判數據稱司法制度被「武器化」 - BBC News 中文
香港2019年「反送中」示威過去已四年,一份海外香港法律學者分析相關刑事審判數據的報告認為,香港檢控機關將司法制度「武器化」。. 美國喬治 ...